如果你老实事少,不给别人添麻烦,什么事都忍让,那么恭喜你……

文 | 星河 · 主播 | 应犹

俗语有云: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让,本是一种处世智慧。

但在生活中,许多天性良善的人,却误把忍让当做了人际交往的法宝:

那些硬着头皮答应下来的请求、强咽下委屈维持住的关系、用一次次妥协和迁就换来的夸奖……

换来了表面和谐,也换来了他人的得寸进尺,最终让自己活成了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过度的忍让,没有原则的善良,实际上是对自我价值的漠视。

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立起边界,守住底线,这不是破坏关系,而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个人对自己最大的残忍:做烂好人

心理专家武志红曾说:

“如果你在一段关系里头,或者在你的世界里头,你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你要警惕这件事情。”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沉浸在好人的虚名里,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

当你尽心尽力地对所有人都很好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

那些与人方便的“好”,是让你感到为难、吃力,还是乐在其中?

好人做的太过,就变成了烂好人,而烂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别人很好,但是对自己却很糟糕。

大热电影《热辣滚烫》中,贾玲饰演的杜乐莹就是一个善良的烂好人。

远房表妹想让她录制自己的节目,好获得电视台的转正机会,她本想拒绝,但是看到表妹生活也不容易,就心软答应了。

姐姐乐丹看不起她,常常对她冷嘲热讽,但当乐丹因为孩子上学问题,想要她手上的学区房时,她没有计较过往,平静地签了转让书;

曾经背叛过她的闺蜜,恳请她去做伴娘时,她也忍下了心中苦涩,前去捧场。

她习惯体谅别人,成全别人,却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

久而久之,她也封闭了内心,不愿与人接触,整日无所事事,除了吃就是睡,让自己活成了“一滩烂泥”,也因此越来越被周围人嫌弃。

如果说亲人朋友对她的利用是错,那么杜乐莹一次次让他们利用,也是一种错:她帮着别人一起欺负了自己。

牺牲自己的喜好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无视自己的感受而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不仅是对自己莫大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生命的辜负。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说:

“善门难开,善门是不能乱开的,一开关不了。

人不可以做烂好人,人,宁可让人家短时地骂你,长期地了解,而不是让人家短暂地喜欢你,最后一直痛恨你。”

一个真正的好人,首先是对自己真实的人,会在真诚待人的同时,也善待自己。

一段健康的人际关系也从不是靠牺牲一方的感受为代价,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让彼此都感到舒适。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偶尔放出“尖刺”来扎一扎别人,也是在告诉旁人,该如何与我们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就是一个磕绊碰撞的过程,学会表达我们自己,也是一种智慧。

成年人的社交本质:

价值交换才是永恒法则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提问:老同学突然请吃饭,到底要不要去?

底下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网友年轻时抓住了风口成功创业,生意发展得不错,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有一天,一位十几年没联络过的老同学打来电话,一阵寒暄后便提议聚一聚。

网友心想这么多年没联系,突然叙旧肯定另有所图,本想拒绝。

但他转念想到这位老同学的爱人,好像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将来自己公司在经营上难免遇到些纠纷,等到需要法律意见时也好有个可靠的人脉,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果不其然,席间老同学说明了来意,原来他看中了网友公司的前景,想让自己儿子进去历练历练。

网友因为自己也有私心,便也热情回应,两位情谊早已淡薄的旧友因为互相都“有所图”,又彼此重新熟络了起来。

最后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年头,谁还没个用得着谁的时候。

要是哪天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那才真叫可悲呢!”

很多人以为关系可以靠吹捧或讨好得来,于是将自己放得很低,但实际上,关系建不建得起来,能否长久,取决于一个人本身的价值。

尤其步入中年以后,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常常是从一次共事、一场合作开始的。

而你手中的“筹码”,才是 “入场”的关键。

社交的本质,其实就是价值交换,只是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所看重和考量的价值有所不同而已。

年轻时,我们寻求的是共鸣与理解,与人结交看的是灵魂相近,志趣相投;

随着阅历渐长,在交友时多出的那份“世俗考量,也并非功利,而是更懂得生活的重量,更明白,能互相托底的关系才经得起颠簸。

有句俗话说:

“人情世故就是礼尚往来,人际关系就是合作愉快。”

当一个人能理解价值交换才是人际交往的本质时,就能正确、理性地看待自己所身处的关系,也更能与人建立起成熟的人际关系。

有段时间“向上社交”这个词非常火,指的是主动去结交一些比自己圈层更高、能力更强的人,以此来扩展自己的人脉。

但很快,大家就发现,所谓向上社交根本不存在。

即使加上了“大佬”的联系方式,也根本聊不了两句,没有对等价值支撑的社交,是无以为继的。

冯唐曾说:

“任何的社交关系,本质上都是你实力的影子,你如果不强大,认识谁都没用。”

人生在世,与其外求向上社交,不如内求向上成长。

梧桐不语,凤凰自栖;

江河不涸,百川自汇。

当你把自己活成值得交往的人时,该来的关系自然就会来。

戒掉弱者气息,

是一个人往上走的开始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威尔逊曾提出过一个理论:破窗效应。

指的是当一栋建筑物有少许破窗,但是没有得到及时修缮时,这些破窗就会诱发更多破坏行为,最终导致整栋建筑物被损毁。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际交往中:

一个人身上散发的弱者气息,比如习惯性迎合讨好、暴露脆弱、自我贬低等行为,就好比是一扇扇“心理破窗”,会在无意中向外界透露出,这里可以被肆意对待的信号。

破损的窗户会吸引更多的破坏者,以弱示人的姿态,也很容易招致恶意,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泥泞。

人到中年,学会戒掉身上的弱者气息,才能将后半生活得更有质量。

下面这3种顶级思维,助你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1)你硬气,世界就客气

人际交往中一个很扎心的真相是: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其实都是你自己“教”的。

一味将自己放得太低,别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踩上来。

记住:无论在谁面前,只要你不欠他的,就没必要唯唯诺诺。 

我们应真诚待人、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但当收到他人的恶意时,也要懂得警告,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边界,修补好“心理破窗”,才能抵挡更多的冒犯。

(2)你自爱,世界才爱你

人和人之间固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与差距,但在灵魂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与人相处,不俯视弱者,也不必仰视强者,多用平视的心态,戒掉对外过度解释的讨好病、抛开对他人评价的恐惧病,专注于自身。

爱你自己,而非活在别人的掌声里。

明白了我才是我人生的优先级后,就不会模糊了生活的重心,而世界也将会为你让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

(3)你行动,人生就不同

《热辣滚烫》中的杜乐莹,在受尽伤害后终于觉醒,她将委屈化作动力,日复一日进行着拳击训练。

影片最后,她甩掉了一身肥肉,也甩掉了过去那个怯懦的自己,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当你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时,无论何时开始,都不晚。

改变自己,不需要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你想,只要去做。

《简爱》一书中写到:

“你要自爱,不要把你全身心的爱、灵魂和力量,作为礼物慷慨赠予,浪费在不需要和受轻视的地方。”

人生漫漫,愿你把包容留给值得的人,将善良托付给懂得珍惜的人。

愿每一位朋友都能遵从内心感受,看清人际交往的本质,不做无谓的讨好和攀附。

静心沉淀,让自己成长为扎根大地的乔木,能扛住风雨,也能沐浴春光。

发布于:北京

上一篇:寻亲|出生几个小时,眼睛还没睁开,他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迟来的拥抱 母子苦苦盼了26年
下一篇:男子花5999元相亲,发现女方大于35岁要求退费!小姑子:她属于高龄产妇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