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晨阳】在人工智能(AI)已经深入到社会各方面的当下,外界对于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依然保持高度警惕。近日驻韩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公开承认,他在使用美国AI巨头OpenAI公司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来完善其决策过程,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
《印度时报》20日称,泰勒作为美国陆军高级将领在美国陆军协会会议上透露,他一直在使用ChatGPT来完善他的决策过程。这是美国高级军官对利用商业AI工具执行领导任务的最直接承认之一。泰勒在该会议上描述了如何探索使用ChatGPT以增强他的指挥能力,“ChatGPT和我最近变得非常亲密”。泰勒说,他正在利用这项技术来探索如何作出军事和个人决策,这些决定不仅影响到他自己,还影响到他监督的数千名士兵。虽然这项技术很有用,但他承认,跟上如此快速发展的技术的步伐是一项持久的挑战。“作为一名指挥官,我想作出更好的决定,”该将军分享道,“我想确保我在正确的时间作出决定,让我获得优势。”
尽管他拒绝透露使用的具体细节,但强调使用该工具来构建分析模型,并培训下属作出更有效的决策。泰勒还补充说,他正在探索AI如何支持他的决策过程——不是在战斗情况下,而是在管理日常领导事务方面,“AI及时的帮助提供了关键优势”。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泰勒此举是五角大楼推动将AI整合到军事行动中的更广泛行为中的一部分。2023年8月,五角大楼宣布正式成立生成式AI工作组,该工作组被命名为“利马”,希望在分析和集成整个国防部的生成式AI工具(包括大语言模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该工作组在美国国防部首席数字和人工智能办公室的领导下工作,负责评估、同步和应用整个国防部的生成式AI功能,确保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保持在尖端技术的最前沿。
据报道,目前美军已经将AI用于战斗模拟测试,在美国空军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一项实验中,AI负责驾驶使用一架改装的F-16战斗机。2024年,这架AI控制的战斗机与人类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进行了模拟空战,其距离有人驾驶的飞机最近时只有2000英尺(约合610米),但美国空军没有透露这次空战的胜负。其他AI程序被五角大楼用来筛选卫星数据、跟踪后勤和简化外地单位的行政文书工作。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为处理海量的卫星照片,美军特别开发了专用的AI程序。此外,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也采用了类似的工具来减轻他们所谓的工作人员“认知负担”——使用人工智能起草报告、处理任务数据和大规模分析情报。
美国《纽约邮报》称,五角大楼认为AI驱动的系统是更快处理数据和实现精确定位的关键,未来的冲突可能会以“机器速度”展开,只有能够作出超出人类能力的瞬间决定才能掌控战局。时任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去年警告说,随着高度自动化、高度自主的杀伤链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响应时间非常短”,而未能适应的指挥官“将无法在下一个战场上生存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OpenAI在内的AI巨头也在与五角大楼展开合作,如与网络安全相关的项目,用于帮助分析人员解读数据或编写代码。今年6月,五角大楼宣布与OpenAI签订价值2亿美元的防务合同,用于开发人工智能工具以应对关键的国家安全挑战,相关技术将帮助美国军事和情报人员在高压情况下作出更快、更准确的决策。
国际社会已经对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缺乏相应监管带来的风险感到担忧。相比AI在这些军事辅助工作或战术层面的应用,外界对于美军将AI用于战略决策方面的趋势更为警惕。美军联合参谋部AI项目负责人比安卡·赫洛里在4月的一次活动中表示,“AI可以显著增强联合参谋部整合和分析全球军事行动的能力,最终实现更好、更快的决策。”但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也会带来问题,尤其是在指挥层的决策中。五角大楼敦促部队和领导人探索这些工具时保持谨慎,并警告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泄露敏感数据。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培训,AI还可能产生具有严重缺陷的答案,即所谓“AI幻觉”问题。如果指挥官使用它来为某些高风险决策提供信息,可能会带来风险,甚至导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