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业证券订阅号)
兴业证券官微每周日推出公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宏观首席分析师段超团队的宏观周报,立足宏观经济主脉,在变局中锚定主线、于细节处洞察全局,以扎实分析助力您的宏观决策。本期聚焦海外财政政策的风云变幻,透视政治博弈背后的经济逻辑。
海外政治风波频发,政府与民意在财政问题上分歧加剧。
日本执政联盟因反对削减消费税而在参议院选举中失利,首相石破茂辞职;法国政府财政紧缩被议员抵制,总理贝鲁发起的信任投票失败,面临辞职。类似地,去年德国政府财政保守、总理朔尔茨提前下台;近期英国财政约束方案遭反对。
海外经济体走向“大财政”有其必然性,明年或迎来共振扩张。
后金融危机时代,海外央行“大放水”而实体经济需求紧缺,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加剧贫富差距,政治不稳定性加剧。政党对选票及政治维稳的诉求助长了保护主义,而逆全球化加剧增长压力,但通胀中枢上行又约束货币的对冲能力,财政的主导性相应上升。近期,美国立法大幅减税并扩张赤字;欧盟与德国分别推出大规模财政计划;日本在野党呼吁消费税减税。
但财政扩张的有效性在长期面临困境,未来空间或逐步受限。
1)政治极化和融资成本上行造成效率损失。一是反对党与执政党的立法拉锯使得经济下行时难以及时受财政托举;二是紧财政立场易被民意施压,财政扩张风险加剧。然而,不加约束的财政扩张推升长债供给,同时经由通胀效应抑制长债需求,造成财政越是扩张,长端利率就可能越降不动,融资成本高企对实体需求的抑制将造成财政效率的损失。
2)长期结构性问题使得财政刺激未必能达成持续提振的效果。如,日本社会老龄化及泡沫危机冲击造成消费降级,减税未必能促进消费持续修复;欧洲投资长期不足,生产力增长缓慢,通过大财政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实则任重道远。
3)美日欧均面临财政不可持续压力。日欧更受限于社保压力,美国则面临利息支出上升过快从而挤压财政空间的困境,特朗普寻求降息或为缓解短债付息压力。
资产:明年财政共振或利好工业金属,黄金受益于长期逻辑。
法日政坛风波结果均在预期内,落地后市场情绪显著修复。若明年海外财政共振扩张,工业金属等商品或有阶段性机会,但中长期财政不可持续及通胀担忧仍将支撑海外长债利率,信用货币风险将继续强化黄金逻辑。
段超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70004
风险提示:全球政治风险超预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