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唐家娃儿唐磊将参加九三阅兵的消息,在绵阳北川开坪乡的邻里间传开了。对此,唐磊的父亲唐林既激动又期待。
儿子能走上阅兵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作为退役军人的唐林与有荣焉。他希望儿子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将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唐磊和父亲、奶奶合影
从震区走出的空降兵
唐磊的家乡绵阳北川,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2008年地震发生时他才8岁,在禹里镇读小学。当时北川羌族自治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60%以上的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
地震第二天,唐林在一处小棚子里见到了家人。当时,他在开坪乡务工,到禹里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地震导致道路垮塌,唐林翻山越岭找到了家人。
幸运的是,唐磊和母亲、弟弟在一起,虽然灰头土脸,但好在一家人平平安安。但学校、村里灾情严重,食物和水很快就要消耗殆尽。在最绝望的时候,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投送物资,救援官兵徒步穿越断崖险道,一户户排查、一人不落搜救。唐磊望着战士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第一次在心底立下誓言:“长大后,我也要穿上这身军装。”
唐林记忆里,唐磊从小就对解放军很崇拜,他从部队带回家的报纸,唐磊经常翻阅。从儿子小学起,只要不下雨,爷俩便会去晨跑。“每次跑3至5公里,有时候我都觉得累了,他还能坚持。”唐林说。“当时他就说将来要当解放军,特别是看到军机给我们投物资,他还说以后也要开飞机载我们。”
2019年,唐磊以优异成绩被军事院校优先录取,如愿穿上了军装,成为村里第一个军校生。“他的成绩可以选择很多学校,但他特别坚定地选择了去军校。”在军校,唐磊刻苦钻研、严于律己,专业课成绩稳居前列,军事体能考核屡创佳绩。2023年毕业,唐磊分到了英雄的空降兵部队。当年被解放军守护的孩子,如今成了守护他人的军人。
父亲相信儿子能做好
在部队期间,唐磊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他带领官兵圆满完成多次实战化演训任务。去年,唐磊随队出征训练现场会,面对“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对空引导”的“三无”极限条件,他带头“第一跳”,勇敢跃出舱门,降至目标地域完成集结。
唐磊时常挂念家乡的发展,每次跟父母联系时都会打听家乡的变化。如今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而唐磊也在寻找一个机会,向党和人民报告家乡的变化。
唐林回忆,儿子得知有机会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时,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他告诉我,想从天安门前正步走过。”最终,唐磊顺利进队集训,成为阅兵训练场上某装备方队的队员。
“我知道训练很苦,他每次打电话都说‘还好’,轻描淡写。但我知道,他一定有毅力咬牙坚持。”唐林笑着说,作为父亲,他心疼儿子的付出;作为老兵,他更为儿子的坚韧与信念感到无比骄傲。
“爸妈,我正在训练,让我给你们踢个正步看。”两个月前,唐林夫妇接到了儿子的视频电话,看到儿子晒得黝黑的脸和汗水浸透的军装,夫妻俩既心疼又骄傲。唐磊的母亲杜仕萍眼眶微微发红:“他真的很不容易。我们从视频里都能看出他有多累。”唐林说,相信儿子可以做好,希望儿子能够不忘初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最好的形象展示给祖国。“我们计划阅兵当天一起在村广场看直播。”唐林说,“我们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文图据华西都市报
川观新闻 涪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