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也会引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媤润提醒女性要重视!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简称PFD)是产后和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指由盆底支持结构薄弱、缺损及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一系列症状的非器质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性功能障碍以及排便异常等症状[2]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剖腹产作为通过腹部切口将胎儿从子宫中取出的分娩方式,由于不经过阴道分娩,没有直接对阴道产生扩张作用或拉扯盆底肌肉,看起来似乎与盆底功能障碍没有直接联系。

但是研究表明,剖腹产虽避免了分娩时直接对阴道造成过度扩张,但并不能避免产后PFD的发生[3]

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胶原酶的产生及活性提高,盆底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被分解从而流失,肌肉和韧带的支撑力量降低,盆底组织的弹性减弱;并且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孕妇身体重力轴前移,重心指向盆底肌,妊娠后期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大,盆底肌肉组织承受压力逐渐增加,会对盆底肌肉造成慢性持久的损伤[4]

另外妊娠年龄过大、妊娠和阴道分娩次数较多、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巨大、既往盆腔手术史及患慢性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盆底组织的肌肉、筋膜、韧带受到过度牵拉,增加女性产后早期发生PFD的风险[2]

也就是说,不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女性均有可能患上盆底肌障碍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孕期盆底训练可以降低初产妇产后3个月PFD的发生率,产后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产后6-12个月PFD的发生率[5]。所以孕产妇在产前产后都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盆底肌锻炼,改善远期盆底状况,降低PFD的发病风险。

1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在孕期和产后进行凯格尔运动等盆底肌肉锻炼,增强盆底肌肉的弹性和力量;

2适当控制体重,避免胎儿体积过大,同时避免长期久坐和久站、提重物等,以减轻盆底肌肉的负担;

3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盆底肌肉的恢复和增强;

4如果存在慢性咳嗽等情况,应及时诊治,以降低腹压增大对盆底的压力;

对于产后已经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需根据疾病种类及患者具体状况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这可能包括盆底肌锻炼法(凯格尔运动)、药物治疗、电刺激方式、生物反馈法及针灸刺激治疗法等。

另外,前文我们已经知晓妊娠和分娩都伴随着胶原蛋白的大量流失,从而导致盆底组织弹性下降,所以针对出现性功能减退、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产后阴道松弛等症状的女性患者,可使用媤润重组胶原蛋白阴道敷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其核心成分为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 与盆底治疗手段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通过外源性补充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直接补充流失的胶原蛋白,促进自身胶原蛋白再生,发挥修复受损黏膜、韧带筋膜及受损细胞的作用,改善盆底功能障碍

最后,产后的42天至6个月是产后盆底康复的“黄金期”。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孕产妇们都应尽早到专业机构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修复治疗,以确保盆底功能的尽早恢复。

参考文献

【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及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24年2月第18卷第2期

【2】孟晓静 “分娩方式对高龄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电生理结果的影响” 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论文

【3】王玲佳 张玲 “分娩方式和盆底肌锻炼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22年7月第37卷第14期

【4】宋天娇 赵丽晶 王媛等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进展” 《中国妇幼保健》2021年1月第36卷第2期

【5】马乐 刘娟 李环等人 “产后盆底康复流程第一部分——产后盆底康复意义及基本原则”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5年4月第31卷第4期

发布于:山西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