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分享豪门育儿经:从小被允许玩手机和被禁止玩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

作者 | 牧青野

被霍启刚和儿子斗智斗勇的故事笑到:

他说,他允许孩子看电视,但规定一次只能看20分钟。

时间快到了,他就去提醒儿子关电视,儿子会跟他“讨价还价”:“还差3分钟。”

还会嫌弃他:“不要打扰我看电视的时间。”

他说并不想强迫孩子到点必须关电视,而是希望帮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去关电视。

看完他的分享,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最近正因为开学能玩不玩手机的事,和女儿吵过很多次架。

其实说到底,无论对于电视还是手机,最好的方式都应该是:

堵不如疏,疏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可道理都懂,想要做到,实在太难。

但作为一生不服输的中式妈妈,区区一个手机问题,必须轻松拿捏……

前段时间,就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

经常当妈当爸的朋友们都知道,接电话容易,接老师电话难。

因为太了解自家娃是啥样,所以基本老师的电话一响,就能预判接下来没啥好事。

果然,老师说女儿的测验跌到了历史最低线。

听到这个消息,我反而有些开心,因为我正愁找不到好借口禁止女儿玩手机。

这泼天的富贵,这天赐的机会,老母亲我可得好好接着。

至于我为什么要禁止她玩手机,说来话长……

话说暑假那会,考虑到娃难得放假,想让她好好放松下,就和她达成了一项君子协定:

“娃,妈妈是个开明、大气、懂理、大格局、有远见、懂放手、无控制欲、内心富足……”

“说事!”

“这个暑假,我允许你每天玩2个小时手机,1个小时用来看课程,1个小时用来看记录片。”

“好!”

原本我准备好了一堆网上的道理,正要说给她:

“一个孩子10年后是否优秀,就看他假期用手机做什么”;

“现在能抵挡手机诱惑的孩子,未来一定很优秀”……

结果被她的一个好字,全噎了回去。

不过,只要娃能听话,老母亲憋回去再多话都行。

俗话说得好,一开始想得有多美,最后输得就有多惨。

不出意料,我和女儿的君子协定连一天都没坚持下去。

但作为一个新时代已觉醒的好妈妈,在发现她偷刷视频后,我压住下一秒就想赐她“一丈青紫”的冲动,想着要允许一切的发生,要接纳娃的一切行为,只是简单提醒了下她。

而且,做为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带娃,集齐所有累死自己BUFF的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盯着她。

所以,不出意外的,意外发生了。

几天后,我发现女儿大半夜两点多还在被窝里刷视频,窗外有月光,床上有幽光,娃的眼睛盯着屏幕冒绿光。

嗯!我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果然,孩子这种生物,你就不能相信她能主动自律。

既然她不自律是本能,那我就让她看看父母让孩子自律的本事。

骂完她,没收完手机,我行云流水一套动作结束,带着“胜利”的满足感凯旋回了我的卧室,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女儿明显情绪不高,各种给我甩脸子。

但好消息是,玩不了手机,当时也快要开学,女儿最后还是坐在书桌前去写作业了,老母亲眼里闪出了欣慰的泪光。

果然还是简单粗暴的方式,更适合中国体质的宝宝。

于是在开学后,我坚持继续没收她的手机。

女儿的反抗情绪也并不强烈,和我吵了几次,看没啥希望也就默默接受了。

我也充满了信心,觉得只要陪着她坚持过去这段时间,等她习惯没有手机的日子后,成绩一定能慢慢追上来。

可俗话又说,打脸就像龙卷风,总是来得太快又太猛。

这不,晚上,我就主动把手机送到了女儿面前:

“今天有两项打卡任务,别忘了。”

“待会你用手机查完资料,不要刷视频,直接把手机给我,妈妈今天有点忙,这次选择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让妈妈失望。”

结果,我说啥来着,孩子这种生物,不自律是本能。

等我忙完工作也没等到她把手机还回来,赶过去一看,她正在那刷着视频傻笑。

我刚要发火,突然眼珠一转,想起要做情绪稳定的妈妈,就调整状态再次温柔地笑着说:

“宝贝,是不是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呀?”

“妈,你这个表情我看着害怕。”

“没事哒,没事哒,妈妈理解你,我小时候也经常熬夜看小说。”

“妈,你要这么说,我可就来兴趣了。你说得太对了,你现在是不是也经常忍不住刷手机?”

“是,但是……”

“所以你们大人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我们小孩必须要做到?”

强压住想把她一巴掌拍墙上的心,我继续温柔地笑着:

“妈妈现在也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毕竟,越禁止的东西越具有诱惑力。”

“妈,禁止确实没啥用,你没收了我的手机,我还可以去玩同学的。”

听听,这就不打自招了。

不过倒让我想起国外一位教育家说过的一段话:

惩罚只会短期起作用,但长期效果并不好,因为惩罚会引发4种后果: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我要小心点,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我是个坏孩子。”

据说这位教育家养育了7个孩子,嗯,我信她的话。

这样看来,我惩罚她禁止玩手机,让她产生了退缩行为,选择偷偷摸摸去玩。

更让我后怕的是,孩子的行为是有连锁效应的,尤其是对长大后的影响更甚。

现在她只是对我阳奉阴违,但长大后的她可能会习惯用这种欺骗的方式来回应我。

而且按照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说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会逐渐觉醒。

现在她可能会迫于权威暂时表现得很听话,但这种不被尊重、不被公平对待的负面情绪累积多了后,长大后,孩子很大概率会变得叛逆,或者更不愿意和父母合作。

还有,信息时代的孩子,手机也是他们获得信息和接触新事物、社交的一种方式,完全禁止,长远来看,是切断了他们的一部分信息获取渠道和社交。

但是,一入手机又深似海,从此视力、专注力是路人。

举头三尺有惨例,低头深思难两欢!老母亲实在是进退两难!

好在作为一个学习型妈妈,看了那么多育儿文章,我也想明白了与其死命“堵”,不如科学“疏”。

接下来,我把我的实践过程(辛酸史)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为天涯沦落妈的你一点参考:

1、纠正孩子的行为前,先要赢得孩子的心

“妈妈觉得,我之前的态度太强硬了,让你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我向你表示道歉。

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你的成绩退步有点大,妈妈担心玩手机会有影响。

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表达对孩子的理解——表达对孩子的同情——告诉孩子我的感受——让孩子关注与解决问题。

育儿书诚不欺我也。

看着女儿逐渐松动的神情,我耳边就差响起BGM:“我是一个聪明的好妈妈,好妈妈。”

2、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制定规则

接下来,我开始主动承担责任:

第一,我没有做好榜样;

第二,我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

第三,我总是希望一步到位解决问题,把娃当成了一个神,而不是一个娃。

你看,一旦你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问题反而就容易解决了。

接下来,我用了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不惩罚、不责骂,和女儿重新制定了玩手机的约定,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玩多长时间?超时了接受什么样的自然后果?

嗯,希望在前方。

3、引导孩子自我管理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几乎全天下父母都会犯的错:只要求孩子不要做什么,而不是教会孩子应该做什么。

我禁止她玩手机,或者允许她玩手机,都是我自己的决定,但孩子要学会的是自我管理。

于是我开始转变方式,让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改了玩手机的规则,结果虽然不是很符合我的心意,但这是她自己的决定,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信任和支持。

4、帮助孩子找到更好的放松方式

换位思考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无聊的时候也想去刷手机。

所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养成其他的放松习惯。

理解了女儿后,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帮她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当然,我也允许她把手机当做放松方式之一,只是不再是唯一。

5、改善,而不是完美

不过,可以和孩子一起为了改善某个问题而努力,但不必期待一定要达到完美。

因为父母越追求完美,孩子就越会因为做不到而持续产生挫败感。

所以只要女儿做得好的时候,立马安排赞赞赞;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各种鼓励轮番上。

功夫不负有心妈,一套连环拳打下来,虽然女儿还是时不时摆个烂,但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而且还有一个新的收获,就是我越来越发现,一个从小被父母允许玩手机的孩子,能感受到被信任和尊重,也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也逐渐明白:

与其纠结要不要禁止娃玩手机,不如把这件事当成养育中和孩子共同遇到的一个难题。

然后一起和娃寻找出解决方法,让它成为孩子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成长机会”。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不要把自己变成钮祜禄·妈,非要和玩手机的娃势不两立。

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做好示范,一点点引导,一次次修正,等娃长大后,你会发现,现在所做的一切,终究不会让我们错付。

发布于:山东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