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
- 本期故事关键词:青春期-
是的,“叛逆”只是你的感受,其中夹杂着太多你未意识到的信念带来的恐惧。归根究底,你恐惧的是地位的丧失。这个地位不是父亲或母亲,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强大。
”
如果说青春期是孩子们宣告身体发育、智能发展、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那么每个父母都需要生出一种能力——有意识地逐步撤退、自我回归——以匹配孩子身体、生理、心理、人格、思想、认知等等突然到来的发育高潮。
觉醒这件事没人会提前打招呼,总是在你旧有的惯性中突然爆发式地来临,成为一种让你措手不及的意外。
当有父母意识到了却不愿意撤退,当有孩子宣告过了却无法捍卫主权,好好的青春就演变成了愤怒的“叛逆”。这“叛逆”的定义,是你以自己为立场的感受,孩子不再崇拜你、认同你的时候,你备受打击。因为失落而恐惧,因为恐惧而愤怒——愤怒这个情绪从来都是第二性的,只要你问一个生气的人为什么生气,他一定可以回答出生气的原因,但那个原因常常也只是另外一种情绪;而你恰恰又把这种混沌的情绪带来的感受当成了想法,并且还添油加醋地让自己信以为真,然后再非常委屈地对自己说“真是越想越生气”;进而你又把那个根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想法当成了事实,以为自己逻辑清晰,因果分明,有理有据。父母就这样在愤怒中给孩子判了“叛逆”的罪,甚至还要添加“不孝”的标签以示惩罚,一锤定音,不允许反驳,因为在那个正在“愤怒的你”的心里,孩子的发言全都是狡辩。
是的,“叛逆”只是你的感受,其中夹杂着太多你未意识到的信念带来的恐惧。归根究底,你恐惧的是地位的丧失。这个地位不是父亲或母亲,而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强大。
我们会在孩子大概 10 岁到 20 岁这个阶段里逐渐完成这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家庭变革,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各种摩擦与碰撞中,缓慢地归于平静。
带来和解的并不是青春,也不是时间,而是我们和孩子都习得了重塑关系的能力,彼此都学会了回到爱的初心,重新理解那些曾经以为了如指掌的方方面面,重新觉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父母需要重新面对一个全新的拥有独立思维的大孩子;孩子需要重新面对一个曾经崇拜,如今却无法跟上自己发育速度的有些机能滞后的父亲或母亲。
罗素在《哲学简史》中总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观点时总结说:“冲突是使得世界保持生机的原动力。”亲子冲突的背后恰恰酝酿着这样的动机与生机,只是统一的和谐实在是不那么引人注目,在与冲突的火爆场面相比较之下,我们往往会锁定冲突这种显而易见的表达本身,也就忘记了去探求其背后的生机——矛盾、对立、疏离、决裂,甚至诀别,都是孩子轰轰烈烈的青春,可是有多少父母能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立?
◎青春,再多的对立都不是叛逆
青春,对于每个正在经历的孩子来说,不是叛逆,而是恐惧。
我的儿子在读初中,正值青春期,他跟我分享了很多他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发声低沉沙哑,可能不是因为感冒还在延续,而是好像变声期来了,同学们也提醒他可以多关注下自己的喉结有没有变大。回家后他第一时间抱着我说的话却是:“妈妈,我不想变声,我喜欢我原来的声音,其实在初三到高一的过渡期变声就可以了。”
第二天早上,他再一次重复头一天晚上对我说的话,他说:“如果有一种药水,喝下就能变成壮男,然后还有另一种药水,喝下就能恢复到发育之前,那该多好啊,我就可以来去自如了。”我问他纠结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既想发育又害怕发育呢?”
他看看我,说:“我还是很享受妈妈每天抱抱亲亲的感觉的,是不是我长大了,你就没法这么做了,就不能像现在一样照顾我了。我要是已经很高大了,可能想把我抱起来举起来也做不到了吧,我想赖着你,可以一直赖在你身上的那种。可是看到有的男生已经发育了,很强壮,我也有些羡慕他们,我不是不想长大变强壮,只是不想这么早强壮,我想再等等。”
想再等等,等什么呢?
每个面临长大的孩子都会有些纠结,我的儿子如此,山姆的女儿也如此,只是我的儿子和他的同龄者齐头并进地进入青春期才遇到这样的困惑,而山姆的女儿却要更早地面对自己智力发育到父亲已经跟不上的事实。
其实,那个面临“长大”的“孩子”,也包括我们自己。苏格拉底曾说:“孩子在成人的眼里是幼稚的,成人在上帝的眼里也是幼稚的。”我想,苏格拉底在说这句话时所用的“上帝”可以看作一种指代,指代所有那些思维更高阶的存在,用以告诫我们,不要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沾沾自喜。
本文节选自|《成长型父母:陪孩子一起幸福长大》
作者|张阳
About us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