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精英说
说到跨性别手术,这对当代人来说早已并不陌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跨性别者通过变性手术,来消除自身因性别认知差异而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痛苦。
借助这种的医学手段,改变了他们中许多人曾经被误解和被歧视的成长经历。
作为国内国民认知度最高的跨性别者,
金星表示:“我属于人类那部分!
性别只是我自由选择的范围。”
然而,当变性手术并非出于个人自愿,它带来的结果会相同吗?
一个原本温馨而普通的双胞胎家庭,因为一场意外,其中一位男孩在年仅22个月的时候,被迫接受性器官改造,成为女孩。
结果,这场由哈佛博士主导的“非自愿变性实验”,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让这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余生,都处于纠结的性别认知,最终因抑郁和精神崩溃,走向破碎和凋零...
恐怖的非自愿变性实验
故事要从一对加拿大双胞胎说起,他们出生于1965年8月22日,一个名叫布鲁斯(Bruce),另一个叫布莱恩(Brian)。
母亲和健康的双胞胎
在他们刚刚满半岁的时候,被发现包皮过长,使得排尿有困难,于是妈妈就带着两个宝宝去到医院做了包皮切除手术。
但不幸的是,当时的医学技术尚不发达,手术中途发生意外,弟弟布鲁斯的生殖器竟然被手术用的电灼针给整个烧掉了。
即使放到现在,重建失去的男性生殖器对于新生的婴儿来说依然是种高风险的手术,于是医生坦言,布鲁斯受到的伤害已经无可挽回。
妈妈十分悲伤,只能四处求医,希望能够挽救自己的孩子。就在夫妻两濒临绝望的时候,他们找到了来自美国鼎鼎大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翰·曼尼博士。
约翰·威廉·曼尼(John William Money)
图片来源自 Google
这位专注于研究性和心理领域的专家,经常活跃在各大电视节目中,因此颇有些知名度。面对两夫妻的求助,博士信誓旦旦地表示,只要夫妻两愿意协助,他就有可能帮助布鲁斯收获一个健康的人生。
在约翰·曼尼的研究领域,他极力推崇“性别中立理论”,认为小孩子一出生是没有性别概念的,他们对于性别的认知全部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性别再分配”,并加以培养和教育灌输,那么他们就可以摆脱之前的性别定位。
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个理论,约翰·曼尼无所不用其极。一开始,他尝试用双性人做对照实验,为了得出支持其理论的数据,不惜对实验数据作假。
不过人们对他的实验结果并不买单,因为双性人本身就对自身的性别认知比较模糊,再加上后天的影响,确实有可能产生对某种性别的偏向,因此并不具备普适性。
约翰·曼尼虽然对这样的结果感到沮丧,但也无可奈何。直到他遇到了走投无路的布鲁斯夫妇。
两个同性双胞胎宝宝,一个维持原有性别,一个实施变性手术,这样就能形成完美的对照组,并且还能排除一些外部不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因素、子宫环境等。对于约翰·曼尼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他赶紧找到了布鲁斯夫妇,说服他们让两个孩子参与实验,他表示,只要重建阴道,将布鲁斯改造成女孩,并从小灌输他是个女孩的概念,那他就可以变成女性!
这个在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可笑的话,却成为了走投无路的父母手中唯一的救命稻草,为了让布鲁斯拥有一个健康完整的童年,他们接受了博士的建议。
此时才22 个月的布鲁斯,进行了性别重置手术,摘掉了睾丸,从“他”变成了“她”,并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布兰达(Brenda)。
变性手术结束之后,约翰·曼尼定期给布兰达注射雌性激素。
刚开始的时候,布兰达看起来和普通的女孩子没什么两样,爸爸妈妈也一直以“小女孩”的身份照料他,给布兰达灌输“你就是个女孩”的思想。
这个过程中,约翰·曼尼为了刺激布兰达的女性认知,采取了一系列堪称“变态”的操作,比如给布兰达看自己和哥哥布莱恩的全裸照片,展示男女截然不同的生殖器官;浏览妇人生下女婴的照片等等。
就这样一直长到9岁,约翰·曼尼迫不及待地发表文章,宣布自己的实验已经成功。但他对实验过程进行了隐瞒,实验所产生的反作用,以及对两个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他只字未提。
文章发出之后,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拥护,大家纷纷去到布兰达的家里,采访、调查、研究,一家人的生活被迫放置在众人的视线关注中。
虽然大家都认为布兰达是个女孩,但他从始至终,身上都带有着明显的“男性气质”,他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喜欢依靠武力解决问题,喜欢玩具多过于洋娃娃。
并且,从幼儿园开始,他就调皮捣蛋,是班级里的“问题大王”,这些性格特征都表明,虽然外表改变,但布兰达的内心依旧是个“男孩子”。
由于当初的手术并不完全,随着年龄的长大,布兰达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男性的特征,比如喉结和明显的肌肉等等。周围的同学也逐渐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纷纷排挤他。
布兰达在深刻的自我怀疑中,度过了一个漫长、孤单、又自卑的青春时光。
进入青春期之后,曼尼要求对布兰达进行再一次的人工阴道手术,但布兰达此刻已经对自我性别的认知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因此十分抗拒,不愿意接受手术。
在反复的纠结和自我怀疑中,这个可怜的孩子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一度企图自杀,他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他”还是“她”?为什么自己与他人有这么多的不同?更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在要求他做个“温顺可爱”的普通女孩?
看着儿子陷入自我认知的困境,一点一点失去快乐的笑脸,父母决定中止实验,不再强迫布兰达注射雌性激素或是接受性别改造手术,并把隐藏了13年的秘密,告诉了布兰达。
他在震惊之余,更多地感到了一丝宽慰,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终于找到了答案。
布兰达渐渐开朗起来,开始接受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份。16岁时,他接受了阴茎再造手术,二度变性,并改名为大卫·利马(David Reimer)。
23岁时,他结婚了,成为了3个孩子的继父。
然而,哥哥布莱恩在得知发生在弟弟身上的一切之后,感到十分难以接受,与弟弟的关系不断恶化。
从小到大,他都觉得布兰达抢走了父母和外界的所有关注,这让他变得暴躁易怒,后来因为服用过多的抗抑郁药物,悲凉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大卫因为小时候没有完成学业,长大之后生活并不顺利,后来被人骗钱,一蹶不振,他看着破碎的家庭和步步跌落的家境,选择了自杀。
38岁那年,他饮弹自尽,子弹闯过了太阳穴,凶狠又迅速地撕裂了脑干,带走了生命,这个饱受摧残的男孩,死在了自己的车里。
科学与人性的距离
其实,在历史上,像曼尼这样假借科学之名,在人体上进行恐怖实验的、所谓的“科学家”比比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给试验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创伤。
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模糊了基本伦理和人性的界限。
美国科学哲学家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在《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一书中说:“科学惹人注目、哗众取宠而又冒失无礼,只有那些已经决定支持某一种意识形态的人,或者那些已接受了科学但从未审察过科学的优越性和界限的人,才会认为科学天生就是优越的。”
精英说曾写过美国的行为主义专家——John B. Watson的故事。Watson 为证明其“哭声免疫法”的教育方式,在小男孩“艾伯特”身上进行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后来这个实验也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早期心理学最不道德的实验。
Watson 希望通过观察小艾伯特的反应,把巴甫洛夫对狗的研究中获得的认识应用到人的身上。他不断培养孩子对于特定事物的恐惧,并且实验这种恐惧是否可以转移到其他物体上。
John B Watson戴着圣诞老人面具来吓唬宝宝
实验中,小艾伯特不断被惊吓,而他能给出的反应只是惊恐地睁大眼睛,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到实验后期,孩子的表情已经近乎呆滞。
但和约翰·曼尼一样,这些专注于研究的“科学家们”始终不认为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即使实验遭受到来自外界的、广泛的指责和批判,但他们本身并没有接受任何惩罚。
1958年9月25日,Waston 在康涅狄格州孤独地死去。他在去世之前烧毁了所有未发表的科研成果,也许直到生命的最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对于人性的罔顾和泯灭,也在一次次地摧毁和破坏中开始质疑一直以来信奉的真理。
这个世界上的恶有很多形态,甚至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次又一次科学家们自私的研究,一位又一位被沦为实验牺牲品的婴孩,这一切,原本都不该发生...
科学是理性、严肃,甚至是冰冷的,但人类不是。无论是极端的人体实验,还是触碰生命界限的基因改造,假若我们摒弃了对人性最基本的关怀,都可能导致难以预想的悲剧后果。